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:中國泵制造業,即中國泵工業或泵產業自1868年開始萌芽、成長、發展至今,已有145年的歷史。1953年后,在原第一機械工業部和各省機械廳、局領導下,經過50年代、60年代和70年代努力,奠定了中國泵工業基礎。改革開放后,中國泵產業及其技術發展進入了快車道,而真正高速發展是近15年的事,那是中國泵技術獲得了歷史性進步的15年,是中國泵工業全面地高速發展15年,是輝煌的15年。
中國泵產業的歷史足跡
近代泵,自意大利拉梅利發明滑片泵至今,泵已發展到5000多個品種,跨越了433年歷史長河。而泵的機器制造,即泵產業,自1790年至今也有整整243年歷史。
對于我們中國來講,泵及其機器制造是國外傳進來的。就是“泵”這個字,古時候沒有,辭源里查不到,而是在清朝初期,有人根據“Pump”發音“嘣浦”之嘣音,想到用一塊石頭扔在水里,發出“嘣”之響,造出了上石下水的會意字,F今在《康熙字典》之“備考”中查得到。
通常我們把1868年開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,稱為中國泵產業的萌芽期。在那漫長時期,中國大地上已經有了4個專業泵廠。一個是1928年成立的長春魁利金制泵廠;另一個是1940年成立的北京同益水泵廠;還有一個是1930年成立的生產潛水電泵的香港地產建設商會(Reda)泵公司;最后一個是1946年成立的上海洽興抽水機修造社,當年就測繪制造出中國第一臺20cm深井泵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進入了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期,各地抓緊恢復原有生產水泵的機器廠,如上海的大隆、三藩、永固、華昌、洽興和上海機器廠,哈爾濱春圃,長春魁利金,本溪的隆佑,博山的慎昌,北京的同益,武漢的開明、周恒順,成都的洪安以及沈陽第六機器廠。1951年上海機器廠就制造170cm軸流泵3臺、146cm混流泵2臺,為福建長東連炳港排灌站提供設備,使顆粒不收荒地變成旱澇保豐收的豐產地!
1953年我國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,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,并成立了第一機械工業部和省廳局,中國泵產業管理體制逐步建立。相應成立了沈陽水泵廠、長沙水泵廠、哈爾濱水泵廠、無錫水泵廠、佛山水泵廠、重慶水泵廠、上海第一水泵廠等14家專業水泵廠。開發出K型系列單級離心泵、SM系列多級泵、Д型系列雙吸泵。
1957年后一機部組織張傳布等工程師對全國生產泵的企業進行調查,1959年開始布點和規劃。這樣自1958年開始至1984年,一機部和各省機械廳局對工業泵各廠共投資12000萬元。其中1959年對15個水泵廠總投資4135.3萬元,沈陽水泵廠、上海水泵廠、哈爾濱水泵廠、陽泉水泵廠、佛山水泵廠都是易地新建廠,本溪、大連、北京、石家莊、博山、蘭州、重慶和武漢水泵廠都進行技術改造,形成了通用泵一定生產規模,可進行通用泵批量生產。也是在1959年底,全國水泵行業組織在沈陽成立,組長是沈陽水泵廠沈魁有廠長,副組長是長沙水泵廠粟谷宜廠長。泵行業成立后,開展了行業聯合設計,行業產品質量檢查、評比,泵行業產品標準制定,加速全國泵行業發展,到60年代末,全國泵專業工廠50家,兼業泵生產廠200余家,泵年產量58.24萬臺,近1000個品種。